多措并举,在新征程上进一步坚定和增强文化自信

更新时间:2024-06-06

作者:王玲玲(金沙js3833官方版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衍诚(金沙js3833官方版博士研究生)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精神内核。文化自信体现了一个民族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利用数字技术,激活文化的生命力,创新叙事方式;坚持在文化交流互鉴中强化文化自信;打造系列红色品牌活动,形成红色教育产业链等,多措并举,推动文化繁荣兴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借助数字技术赋能,夯实文化根基

  在革命文化、红色文化、先进文化的形成和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既为中国当代的文化自信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动力,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奠定坚实的文化根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与马克思主义结合过程中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我们坚定和提升文化自信的底气和基础,要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深层次地注入马克思主义。要科学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无论时代怎么变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终是溶入中华民族血液中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不仅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卓越贡献,更为新时代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提供了强大支撑。

  我们要在数字技术的辅助下,创新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表述方式,比如借助数字技术赋能,利用当前新兴的VR等技术,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叙事方式;运用动漫等形式生动呈现历史事件;用数字技术修复中国古籍,还原中国文物原貌,并使之成为文明交流的资源库,让中国声音传得更响,让中国故事传得更远,让中国文化传得更深。

  推广沉浸式体验项目,促进文化交流互鉴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开放包容、交流互鉴是中华民族亘古通今的显著特征和优秀传统,不仅在取长补短、择善而从、兼收并蓄中丰富了自己的文化,也赋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返本开新的内在动力。

  新时代新征程,可以沉浸式体验项目为依托,开展多维度的文化交流活动。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既要坚定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自信,以我为主,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又要继承发扬中华民族对于不同文化的尊重、包容、择善从之的优良传统,博采众长,理性对待外来文化,学习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实现文化交流互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以项目化为依托,开展线上线下文化交流体验活动,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创线上云游和线下实地参观相结合方式,弘扬中国文化。中华优秀文化的弘扬,不仅包括对中华饮食文化、服饰文化、中国节日的体验,也包括对中华建筑文化的了解,更包括对历史文化遗迹的沉浸式体验。通过“双语视频云游+线下实地参观”双轨融合模式,推进中国文化的国际化,增强中外文化交流实效。

  开展红色品牌实践活动,发展红色产业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当代中国发展的重要力量,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要创造出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利于改革开放的价值观念、精神风貌、舆论氛围、文化条件和社会环境,培养新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新时代,要挖掘中华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宝贵思想文化资源,不断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凝聚力量,是中华文化的当代体现,培育了新时代中国人民的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是中国人民增强国家认同和社会认同的强大力量,也因此极大地提升了全体国民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要以红色品牌实践活动建设为抓手,促进红色文化产业的发展,在挖掘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时代价值中,增强对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提升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不仅要意识到其重要意义,更要切实落到实处。因此,重点要打造红色品牌活动,体现社会主义文化底蕴。在宏观上,整合红色旅游资源,制作文化产品,体现社会主义文化特征;发展红色旅游,形成相应旅游产品。在中观上,充分发挥纪念馆、博物馆的旅游价值,增强文化吸引力。在微观上,形成以红色家书朗诵、红色歌曲创作与演唱、红色诗词背诵竞赛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并开展红色课堂,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感染力。


链接地址:https://share.gmw.cn/theory/2024-05/31/content_37356715.htm


返回页首

XML 地图